Saturday, October 15, 2005

阶级觉悟与道德觉悟

无论是基督耶稣,还是圣哲孔子,都教导人们要相爱,要克制私欲,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是一个好人。东西方民间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觉悟。西方有个基督教道德教育传统。中国有个儒家道德教育传统。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意思是道德崇高的人,不仅不贪图自己的私利,而且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中国早期革命党人,大部分出身于有钱人家庭,但是他们放着阔少爷的日子不过,宁可流血牺牲,去解救穷人。这些人是有道德觉悟的人。

阶级觉悟呢,是个从西方传来的新名词,大意是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这个阶级是按照生产资料的有无多少来划分的。每个阶级都会维护和扩大自己的阶级利益。例如地主想赚更多的钱,总想压低雇农的工钱。而雇农要生存的好一些,就想提高工钱。想维护本阶级也就是自己利益的人,就是拥有阶级觉悟。对于有阶级觉悟的雇农来说,克制私欲是不对的,是虚伪的,要争夺自己的利益,不仅要涨工钱,最终还要把地主斗倒,甚至杀死,把地主的财产“充公”,然后自己走进地主大院,当起领导阶级。这是阶级觉悟的逻辑,是自私自利的。

自私自利并非不合理。但是如此的阶级觉悟,显然与崇高的道德觉悟相冲突。拿那些早期革命党人来说,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是没有阶级觉悟的人,但是他们拥有崇高的道德觉悟。可是他们后来发动起来的那些敢造反的人呢,眼红的不得了,很有阶级觉悟,但是似乎没有道德觉悟。的确,很多地主资本家是非常可恶的,真是不打倒不平民愤,如果当时的司法对穷人不公正,逼得穷人最后用革命的办法来造反,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问题是,那些被发动起来的,阶级觉悟很高的积极分子,的确有很多人道德觉悟很低。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而且美其名约,这是高度的阶级觉悟。但是这种阶级觉悟有很大的腐败基因。遇到机会,就扩张自己的私利,利用当领导阶级的便利,把革命果实变为己有。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领袖们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按照暴力革命理论而动员起来的一批工人,很多是素质很差的流氓无产者。那些领袖很难相信这些流氓无产者翻身上来会比原来的资本家好到哪里去。于是放弃了暴力革命理论,放弃了阶级觉悟的提法,而提倡普世的人类道德。后来这些政党发展成为今天西欧不少国家的执政党,如德国社会民主党,英国工党。

中国过去走的是俄国道路。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讲阶级觉悟,批判抽象的道德觉悟。似乎是人越穷,阶级觉悟越高。出身贫农或者城市贫民的孩子,是天生的好孩子,好苗子。而出身地主资本家的孩子,还必须改造资产阶级觉悟。改革之后,中国放弃了阶级斗争理论,重新恢复了普世道德教育。这是对的。但是当年忽视道德教育的后遗症,仍然无法彻底清除干净。如果你统计一下近年来的腐败高官,绝大部分都是贫苦出身。当时培养他们的时候,看中的就是他们的阶级觉悟,而不是道德觉悟。

人类社会的确存在着阶级,也的确有的阶级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多有道德觉悟的人,积极从事改善弱势阶级待遇的社会活动。处于这个阶级本身的人们也希望改变,他们的愿望是合理的,应该肯定。但是千万不能用阶级觉悟来代替道德觉悟。所谓阶级觉悟,是个非常自私,非常庸俗,非常有害的概念。[2005-10-5]

1 comment:

fuzhiqin said...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