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天真的孩子来说,警察最可怕,老师最讨厌,歌手最可爱。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有可爱的警察和老师,讨厌的歌手。我这里是只是说一个普遍现象。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精神的三层结构,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体现在人类意识形态上的主要形式就是艺术,道德和法律。可以说这三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的基本三种形态。其他的意识形态则是分支的或者更高度的概括。直接跟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关系的,则是这三种意识形态。
人类是社会动物,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依靠道德和法律,支撑社会活力的主要依靠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等等]。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简直是无法生活的,但是一个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社会,那将是无法生存的。
艺术往往是人类精神探索的前导,道德则在旁边不断地修正艺术的方向,两者互相制衡。法律沉在底层,用强制力量防止人类的某些行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刚刚出现的时候,总是有争议的,甚至是被禁止的。也不能说禁止的不对,而是艺术太超前了。当道德法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来被禁止的艺术,已经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但是更超前的艺术,又冒出来了。于是道德或者法律再去禁止他。从这个意义来说,艺术是自由的,是社会的精神反叛主要力量。道德是规范的,是平衡力量。法律是规范的最低限度,越过这个限度,法律就要出手惩罚了。
艺术,道德,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影响着共同发展。这个发展的轨道,也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螺旋式的,往往有的时候看起来,发展点似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之所以叫复兴而不叫革新,是因为这个运动要从中世纪回归到古希腊,但是运动的本身则是真正的革新。
中国自秦汉一直持续到清末的道德法律意识形态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于是艺术首先起来反叛。金瓶梅,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这些描写普通人而不是帝王将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跟正统的道德与法律背道而驰。不过为什么中国没有文艺复兴?因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古希腊。秦汉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似乎是个思想自由的时代,但是因为又是一个政治分裂的状态,跟中国大一统的思想传统相违背,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精神回归的支点。
因为中国艺术的传统资源中没有一个中国的古希腊可以复兴,于是就把学习西方当作一个支点。如果看看自清末民初以来的那些诗人,小说家,音乐家,画家,等等,直到现在,就无法否认这个意识形态的运动模式。在意识形态方面,艺术走在了前面,道德渐渐也有了改变,法律最迟缓,至今还是抵制西方化的主要力量。我们还不能简单下结论说法律方面做的不对,法律有自身的规律,跟艺术不同。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情结。历史上欧洲人曾经羡慕中国,但是从来没有出现汉化的潮流。欧洲人有个共同的文化祖先,那就是古希腊古罗马,那么文艺复兴就成为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也是欧洲人容易接受的。中国的意识形态探索与发展,处境没有欧洲这么好,他要遭遇民族保守主义的阻力。然而就像本文开头说的,一个天真的孩子,总是跟着感觉走,他会自然地选择他喜欢的艺术。所以中国的文学艺术已经汇入了世界的主流。看中国的电影,听中国的现代歌曲,跟西方的电影和歌曲,没有什么不同。[2005-9-23]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